云臺農場:深耕檔案“三化”建設 筑牢發展“記憶基石”
近年來,云臺農場嚴格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》及上級檔案管理要求,以“創建示范檔案室”為目標,聚力推進檔案管理標準化、規范化、數字化建設,檔案資源體系日益完善,服務效能顯著提升。
強化組織引領,構建“全鏈條”保障體系。 農場黨委將檔案工作納入全局重點,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檔案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“黨委統籌、部門協同、分級落實”的管理機制。出臺《檔案管理全流程規范》,細化收集、整理、保管、利用等12項制度,將檔案工作納入各部門年度績效考核“硬指標”,實現“責任到人、流程閉環”。 檔案室集中保管文書、項目、會計、人事等14.6萬余卷檔案,覆蓋農場發展各領域,形成門類齊全、脈絡清晰的“歷史數據庫”。
夯實硬件根基,打造“現代化”管護空間。聚焦檔案安全與管理效能,累計投入8萬余元推進基礎設施升級。建成200平方米標準化檔案室,配備智能密集架、氣體滅火系統、恒溫恒濕調控設備等先進設施,嚴格落實防火、防盜、防光、防潮等“八防”要求,實現檔案存儲環境全天候監控。引入專業檔案管理系統,初步實現檔案條目數字化檢索,為后續全流程數字化奠定基礎,硬件保障能力達區域領先水平。
規范業務流程,鍛造“精細化”管理鏈條。以“應歸盡歸、精準管理”為原則,全環節對標行業標準。在收集環節上,落實“誰形成、誰歸檔”責任制,建立檔案形成部門“清單化”移交機制,確保文件材料完整齊全,歸檔率達100%。在整理環節上,嚴格執行《歸檔文件整理規則》,按門類科學分類、按年度有序排列、按規范編目裝訂,檔案整理合格率達99%以上。在保管環節上,實行“日巡檢、周排查、月匯總”制度,動態記錄檔案存放狀態,建立安全隱患“即查即改”機制,筑牢保管安全防線。在利用環節上,搭建電子檢索平臺,實現檔案“快速查詢、精準調閱”,年均接待查閱超300人次,提供檔案1000余卷次,服務效率提升40%。(陶靈芝)